九江股票配资 丹诺医药拟赴港 IPO:累计亏超3亿背后现金储备仅够支撑短期运营,负债净额攀升至9.32亿,幽门螺杆菌新药成关键变量

124     2025-09-13 22:29:00

九江股票配资 丹诺医药拟赴港 IPO:累计亏超3亿背后现金储备仅够支撑短期运营,负债净额攀升至9.32亿,幽门螺杆菌新药成关键变量

引言:九江股票配资

“ 从管线进展来看,丹诺医药已临近商业化门槛;但从财务数据而言,其仍未摆脱亏损泥潭。这场IPO,既是对幽门螺杆菌新药价值的检验,也是对公司资金链的救赎。”

近日,丹诺医药(苏州)有限公司(简称:丹诺医药)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拟在主板上市。这家成立 12 年的生物科技公司,核心产品利福特尼唑(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)即将进入上市冲刺阶段,但自 2023 年以来累计亏损已超 3 亿元,其 IPO 之路因财务压力与产品前景的不确定性备受关注。

管线布局:以抗菌创新药为核心,三大产品冲刺关键节点

成立12年以来,丹诺医药聚焦细菌感染及细菌代谢相关疾病领域,构建了包含7项创新资产的管线,其中 3 款核心产品已进入临床后期或申报阶段。

利福特尼唑(TNP-2198):幽门螺杆菌治疗破局者?III期数据优于传统疗法

作为全球首个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分子实体候选药物,利福特尼唑的进展最受瞩目。幽门螺杆菌作为 I 类致癌物,与 80% 的胃癌相关,现有铋剂四联疗法因抗菌药滥用导致耐药性问题突出。丹诺医药已完成该产品三联疗法对比铋剂四联疗法的中国 III 期头对头临床试验,计划于 2025 年 8 月底前提交新药上市申请,若顺利获批(预计 2026 年末),将填补该领域创新药空白。

利福喹酮(TNP-2092)注射剂:双适应症获双机构认可,瞄准植入体感染市场

这款潜在首创三靶点药物,已同时获得国家药监局和 FDA 的临床试验许可,用于治疗人工关节感染及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,成为公司管线中另一重要增长极。

TNP-2092口服制剂:深耕肠道菌群代谢疾病,四项临床奠定基础

作为全球首个多靶点抗菌候选药物,其胶囊剂已在中国完成四项 I 期及 II 期临床试验,针对肝性脑病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与肠道菌群代谢相关的疾病,为后续研发奠定了数据基础。

财务现状:亏损持续扩大,1.46亿现金难撑研发刚需

无商业化产品的现状,使得丹诺医药的财务压力随研发推进不断加剧,2023 年至 2025 年一季度的亏损数据与现金流状况凸显其资金链紧张。

两年一期净亏3.76亿,研发投入占比超六成

2023 年、2024 年及 2025 年一季度,公司净亏损分别达 1.92 亿元、1.46 亿元、3801.1 万元,累计亏损 3.76 亿元。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 1.08 亿元、6983.8 万元、1320.5 万元,占经营开支总额的比例均超六成,成为亏损主因。

核心产品研发消耗近九成费用,后续投入将持续加码

核心产品的研发开支在各期占比显著,2023 年、2024 年及 2025 年一季度分别占研发总开支的 90.7%、82.0%、65.3%。随着利福特尼唑等产品进入上市前准备阶段,研发开支预计将进一步增加,加剧资金压力。

现金储备仅够支撑短期运营,负债净额攀升至9.32亿

截至 2025 年 3 月,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剩余 1.46 亿元,而负债净额从 2023 年的 7.59 亿元增至 9.32 亿元,现金流与负债的倒挂态势,使得 IPO 融资成为缓解压力的关键。

股权架构:八轮融资估值20亿,前东家Cumbre持股近两成

从早期创立到 E 轮融资,丹诺医药的股权结构随着多轮融资逐步明晰,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为其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。

创始人背景加持,前东家主导早期股权布局

创始人马振坤拥有 30 年传染病新药开发经验,其前东家 Cumbre 在 2013 年 A 轮融资中通过资产注入成为最大股东,奠定了公司早期股权基础。

多轮融资引入知名机构,E轮3亿资金夯实估值

药明康德旗下 Wuxi Fund、原点创投等机构先后参与投资,2025 年 7 月完成的 E 轮融资以 3.02 亿元对价将公司估值推至 20.13 亿元。IPO 前,Cumbre、员工持股平台、AMR Action Fund、Wuxi Fund 分列前四大股东,持股比例为 18.82%、10.44%、7.19%、6.55%。

争议核心:产品与财务的双重不确定性

利福特尼唑的市场前景与公司的财务可持续性,成为市场关注的两大争议点,也是决定其IPO成败的关键。

产品争议:III期数据亮眼但缺真实世界验证,同类管线竞争升温

尽管利福特尼唑 III 期数据优于传统疗法,但业内对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真实世界数据存在期待。同时,其他药企在幽门螺杆菌创新药领域的布局,可能引发未来市场竞争。

财务争议:现金流仅够支撑一年研发,盈利高度依赖2026年产品上市

按当前研发投入速度,1.46亿元现金储备仅能支撑约一年运营。市场担忧,若2026 年利福特尼唑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,公司将面临更大财务危机;而公司则认为产品商业化后有望扭转亏损局面。

(提醒:内容来自:港交所披露易、丹诺医药招股书。文中观点仅供参考、不作为投资建议。)

尾声:

“ 丹诺医药的IPO之路九江股票配资,折射出创新药企“研发攻坚”与“资金续命”的双重命题。利福特尼唑能否如期上市并打开市场,将成为解开其发展困局的关键钥匙,而这一切,仍需时间给出答案。”